吉林成考网上复习吉林师范大学成人高考汉语言文学专业单项选择题第一章
摘要:吉林省成考网上复习本科吉林师范大学成人高考汉语言文学专业最新的课程复习资料
第三部分 单项选择题
绪论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1.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是©
C.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2.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与科学性统一的基础是(D) D实践性
3.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是(B)B.与时俱进
4.马克思主义最高的社会理想是(D)D.建立共产主义社会
5.中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D)D.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6.马克思主义产生于(B)B.19世纪40年代
7.马克思主义公开问世的标志性著作是(A)A.《哲学的贫困》和《共产党宣言
8.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是©C.马克思和恩格斯
9.马克思主义是(A)A.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吉林省成考网
10.就理想的内容来划分.有生活理想、职业理想、道德理想、社会理想等。其中全部理想的核心是( A)A.社会理想
11.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是(D)D.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12.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是(C)C.理论联系实际
第一章 物质世界及其发展规律
13.哲学上的一元论就是承认(c)C.世界是统一的
14.哲学上的二元论就是否认(D) D世界的统一性
15.唯心主义哲学的两种基本形式是(C)C.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16.唯物主义哲学的三种基本形态是(B)B.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近代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现代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17.把世界的本质或本原归结为某一种或某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的观点.属于(A)A。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
18.马克思主义认为.哲学是(D)D.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19.世界观是(A)A.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和根本观点
20.哲学的基本问题是(B)B.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21.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局限性是(D)D.机械性、形而上学性、直观性、不彻底性
22.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在于是否承认(C)C.世界的本原是物质
23.物质的唯一特性是(B)B.客观实在性
24.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这是(A)A.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25.在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上.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错误是( B)B.主张没有运动的物质
26.在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上.唯心主义哲学的错误是(A)iA.主张设有物质的运动
27.从哲学上看.运动和静止的关系属于(C)C.绝对和相对的的
28.时间是物质运动的(A)A.持续性和顺序性
29.空间是物质运动的(C)C.广延性和伸张性
30.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A)A.主体能动地改造和探索客体的客观物质运动
31.下列活动中.属于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的是()B)B.物质生产实践活动
32.社会历史是人的实践活动创造的.这是一种(C)C.历史唯物主义观点D
33.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A)A.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
34.区分新事物和旧事物的标志在于看它们(C).是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
35.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承认( D)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36.吉林省成考网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是(D)D.对立统一规律
37.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A)A.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38.就矛盾的本质而言.它的基本属性是()B)B.同一性和斗争性
39.在自然界.没有上.就无所谓下;在社会中.没有先进.就无所谓落后;在认识中.没有正确.就无所谓错误。这说明(C)C.矛盾双方是相互依存的
40.我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的方针。它的理论依据是(D)D.事物发展的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的原理
41.在唯物辩证法看来.水果同苹果、梨、香蕉、桃子.等的关系属于(B)B.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42.矛盾问题的精髓是(C).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问题
43.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出发,走自己的路,这体现了(A)A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44.“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这是一种()B)B.辩证法观点
45.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C) C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46.在我国战囤时期.公孙龙提出“白马非马”的命题。这个命题的错误在于它割裂了(D)D.矛盾的特殊性和普遍性之间的联系
47.认识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没的形势.首先要分清主流和支流.看到取得的成绩是主流.同时又忽视支流。这在哲学上坚持了(C)C.“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观点
48.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B)B.事物发展的状态和过程
49.事物的质和量的巨别在于(A)A.质与事物的存在是直接同一的.量与事物的存在不是直接同一的
50.在生活和工作中.凡事要掌握分寸.坚持适度原则.防止“过”或“不及”。这在哲学上符合(B) B.量变和质变关系的原理
51.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C)C.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的范围
52.质和属性的区别在于(B)B.质是事物的内在规定性.属性是质的外在表现
53.肯定和否定相互依存.离开了肯定就没有否定.离开了否定也没有肯定。这是一种(D)D.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54.我们想问题、办事情的出发点应该是(C)C.客观存在的事实
55.先设计工程图纸.然后按图纸施工.建成大楼。这一事实说明(B)B.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
56.“在对现存事物勿的肯定的理解.同时包含着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必然灭亡的理解。”这是一种(C)C.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57.“沉舟侧畔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芳林新叶催陈。.流水前波让后波。”这两句诗包含的哲学道理是(D)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
58.循环论的错误在于(C)C.夸大了事物发展的反复性.否认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趋势
59.揭示事务发展的趋势和道路的规律是(A)A否定之否定规律
60.1998年我国长江流域发生特大洪涝灾害.这是出降水量过大造成的.同时也与长江中上游流域的森林砍伐过壇、水土流失严重、河床淤积有关。从因果关系来看.这属于(B}B.一果多因
61.社会经济的发展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而教育事业的发展又过来促进经济进一步发展.从因果关系来看这属于( D)D.原因和结果相互作用
62.有的哲学家说:在大风扬起的尘土旋涡里.没有任何一粒尘的分布是偶然的。这是一种(A)A.形而上学机械决定论的观点
63.我国制定的“十一五”计划的根据是(B)B.现实的可能性
64.下列选项中.具有可能性的是(C)C.水滴石穿
65.在内容和形式的矛盾运动中(A)AA.内容是活跃易变的.形式是相对稳定的
66.假象同真象一样.也是客观的。这是一种(C).唯物主义辩证法观点
67.真象和假象的区别在于(D)D.真象从正面直接地表现本质.假象从反面歪曲地表现本质
68.规律具有的两个特点是(D)D.客观性和普遍性
69.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的区别是(C)C.社会规律是通过人的自觉活动实现的.自然规律是自发地起作用的
70.“意识是人脑分泌的特殊物质”.这是一种(B)B.庸俗唯物主义观点
71.“狼孩”没有意识.这一事实说明(C)C.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72.实现意识对物质反作用的根本途径是(D)D.参加社会实践
73.正确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前提是(A)A正确反映客观规律
74.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的意识往往是不同的.这说明(D)意识受人们主观状况的影响
联系我们